合肥巢棲灣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
2021-07-06 10:21:34 ()次瀏覽
“巢棲灣生態旅游度假區”項目位于肥西縣嚴店鄉,擁有數公里巢湖西岸一線湖景,為安徽省政府861重點建設項目。巢棲灣項目總投資約70億元,分三期建設,總用地面積為25000多畝,首期用地12000多畝。首期規劃范圍內總住宅面積1734.2畝含公共配套設施(66.1畝),可用住宅面積為1682.1畝。其中,“引江濟淮”工程占用188.6畝。根據土規新增允許和有條件建設面積約1711.5畝。該項目整體規劃為一核、三心、五區,一核:小鎮中心;三心:民俗中心、農科中心、休閑中心;五區:鄉村文創、健康雙養、農業硅谷、有巢文園、休閑客廳。


基地分析


整個巢湖西高東低,基地處于巢湖西岸
海拔在12.8m-13.4m(50-100年一遇水位);防洪風險較低(50-100年一遇水位)
可謂是“上風上水”,是對接濱湖新區發展的第一站,也是最便捷的城鄉結合部



基地總面積:約3905畝
田、林、水、村、濕地資源組合良好
基地主要以耕地為主,農作物種類包括苗木、果園、水稻等;現狀農
田肌理較為完好,疏密有致,在規劃中應合理利用現狀肌理及現狀農作物的布局。
道路、水系阡陌縱橫,田園風情濃郁基地道路主要沿沿溝渠布置,貼合農田肌理,道路路基寬度在3-5m左右。
基地水網較為均勻,內部水系充足,規劃中應對水系合理利用,重點打造水系景觀。
基地水網較為均勻,內部水系充足,規劃中應對水系合理利用,重點打造水系景觀。
北依濱湖新區,東望巢湖八百里巢湖
既可充分享用便利城市配套,又可獨享優越的生態條件,對城市來說,
是都市田園,對田園來說,是田園都市。

基地小結


頂層設計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
“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
原文如下: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
原文如下: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
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產業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






1.景觀吸引核:吸引人流、提升土地價值的關鍵所在
依托觀賞型農田、瓜果園、觀賞苗木、花卉展示區、濕地風光區、水際風光區等等,使游人身臨其境的感受田園風光和農業魅力。
2.休閑聚集區:為滿足客源的各種需求而創造的綜合產品體系
可以包括農家風情建筑(如莊園別墅、小木屋、傳統民居等)、鄉村風情活動場所(特色商街、主題演藝廣場等)、垂釣區等。休閑聚集區使游人能夠深入農村特色的生活空間,體驗鄉村風情活動,享受休閑農業帶來的樂趣。
3.農業生產區:生產性主要功能部分
讓游人認識農業生產全過程,在參與農事活動中充分體驗農業生產的樂趣,同時還可以開展生態農業示范、農業科普教育示范、農業科技示范等項目。
4.居住發展帶:城鎮化主要功能部分
居住發展帶是田園綜合體邁向城鎮化結構的重要支撐。通過產業融合與產業聚集,形成人口相對集中居住,以此建設居住社區,構建了城鎮化的核心基礎。
5.社區配套網:城鎮化支撐功能
服務于農業、休閑產業的金融、醫療、教育、商業等等,我們稱為產業配套,由此形成產城一體的公共配套網絡。



項目定位
本項目以“鄉愁”詮釋農耕文明,復興傳統文化,以“鄉愁文化”指導項目設計


鄉愁是“鄉”為形態,“愁”為情懷,“鄉”代表的是形態的展示,“愁”展現的是內在情懷的外放與物化表達。

藝術不單是鄉村的一個植入磁極,還應該與鄉村發展共振,
讓藝術在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營造,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和鄉村產業提升等層面發揮作用,
多層次,多方面提升鄉村活力

空間布局



展現傳統鄉村生產生活用品交易,集吃喝玩樂于一體的原鄉風情街區。

空間布局





鄉愁食堂
依托在地的飲食文化打造具有時代特色的餐飲配套設施。

豬圈咖啡&鄉村休閑吧
依托在地的農耕文化特征打造極具鄉村風情的休閑配套設施。

稻草人樂園
不插電的鄉村樂園,攀爬玩耍,重現稻香童年


稻草人樂園
提供玩偶DIY、稻草編制、谷物作畫等豐富益智體驗


童勛營
青少年童軍式實訓教育樂園,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體驗過程中鍛煉體魄、磨煉意志,懂得關愛、感恩。








自然農園
以在地農耕文化為原型
打造主題化的家庭農耕學校,讓城里人體驗田間生活美學,
讓城里人一起下田種菜、摘菜,感受勞作的樂趣

云田牧場
城里人在這騎馬、牧羊、擠牛奶,食用最新鮮的食材,體驗最地道的農莊生活。

稻田星空
利用光電技術打造光彩稻田,形成視覺沖擊
在稻田中設置親子帳篷營地,讓小朋友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森林幼兒園
利用自然林地打造森林幼兒園,追尋親近自然、
釋放孩子天性的教育方式。
并結合古代廬人的穴居文化,打造霍比特小屋,
成為農夫田園的又一吸睛點。


樹屋部落
貼近自然的休閑游玩之地,以巢居文化為原型,
打造各類形態各異、奇妙獨特的樹屋




打造各類形態各異、奇妙獨特的樹屋

時光show場
以合肥及巢湖流域漫長歷史進程為主線
多方面展示合肥及巢湖流域文化的大型綜合性文化show場


時光長廊
以史為軸,展現合肥及巢湖流域文明史
構成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綠植藝術雕塑
通過綠植藝術雕塑,對合肥及巢湖流域歷史先祖、歷史名人(如張遼、包拯)進行展示,對地域文化符號進行表達。


廬人藝坊
對合肥及巢湖流域輝煌燦爛的手工業進行展示和互動體驗
如發繡、羽毛扇、竹簧雕刻等


廬州之歌
以合肥及巢湖流域民族文化、生產生活方式等為原型,打造大型歌舞演藝秀。


除了高品質、高藝術化的“硬質”建設
本項目同樣將打造豐富的軟性體驗活動






農業科研試驗中心
以生命科學、納米科學、基因科學、信息科學為研究方向,
為未來農業帶來無限可能。
為未來農業帶來無限可能。

濕地科普中心
利用現狀條件打造濕地科普中心,讓小朋友親密接觸濕地動植物,
認識濕地對地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同時打造特色的濕地木屋酒店。
認識濕地對地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同時打造特色的濕地木屋酒店。

大地藝術中心
運用現代藝術手法,結合聲光電技術對稻田、農作物、
大地植物等進行表現,讓大人與小孩對農耕文明的認知更加深刻。
同時,大地藝術中心也具備論壇培訓等復合功能。

大地植物等進行表現,讓大人與小孩對農耕文明的認知更加深刻。
同時,大地藝術中心也具備論壇培訓等復合功能。

鄉創工坊
結合在地的農耕文化與鄉村資源,
打造產品豐富的鄉創工坊群落,以創意資源、創造能力提升鄉村價值,
打造產品豐富的鄉創工坊群落,以創意資源、創造能力提升鄉村價值,
是青年創客的展示舞臺。


農產品加工中心
對當地的農作物進行深加工,形成各種附加值高的綠色有機食品。




藝術展示交易中心
對農業科研的新型成果、鄉創藝術品、深加工農產品進行展示交易,同時開通線上交易平臺。


除了高品質、高藝術化的“硬質”建設
本項目同樣將打造豐富的軟性體驗活動

文創集市
分月主題、節慶主題進行創意文化集匯,例如七夕節慶、
每月最后一個周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