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水而興、傍水而居,廣東十大美麗鄉村考察組走進佛山三水
2021-12-10 15:43:10 ()次瀏覽
12月9日,第三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佛山考察之行來到了最后一站“淼城”三水區。考察組實地走訪了新旗村、“多彩禮運”美麗鄉村精品線路、青岐村、木棉村、富景社區等地,用腳丈量廣袤的鄉村大地,用眼觀察鄉村的多彩變化。
新旗村
古建筑活化煥新顏
古建筑的青磚白瓦反射著星星點點的晨光,微風吹拂著古榕樹沙沙作響,潺潺的碧水從村旁靜靜地流過。考察組在三水的第一站來到了樂平鎮新旗村。
新旗村的大旗頭古建筑群由清朝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于光緒年間所建,是粵中地區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大旗頭村的古建筑群至今保存完整,作為省文物保護單位,被省文化廳定為“廣東第一村”。
大旗頭村的古建筑采用硬山頂鍋耳式封火山墻,內部為廣東民居典型的“三間兩廊”式結構。古建筑群中,祠堂、家廟、府第、民居等嶺南文化兼備,池塘、文塔、曬坪、方石則組成“文房四寶”人文景觀。
大旗頭村的“壽”字廣場。
新旗村村委將古建筑群活化,注入文化內涵,激活古建筑中蘊含的文化底蘊,使大旗頭村煥發新光彩。
大旗頭古村落已建成清代軍事陳列館、廣府印象小鎮客廳、將軍閣、非遺展館,鄭大夫家廟作為東江縱隊的地下聯絡點已被打造成樂平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驛站,紅色文化燃亮大旗頭。
同時,新旗村還深挖文化資源,擦亮廣府品牌特色,連續舉辦多屆廣府印象文化嘉年華活動,內容包括廣府美食匯,古村3D燈光秀、小鎮客廳沙盤展等富有嶺南風韻的近30個精彩活動,全方位展示嶺南文化特色,游客突破30萬人次。
多彩文化打造“多彩禮運”
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完美融合,離開新旗村后,考察組乘車考察了“多彩禮運”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多彩禮運”美麗鄉村精品線路(以下簡稱“多彩禮運”)位于三水區樂平鎮,全長13公里,西起大崗村委會禾安村,東至華布村委會儒家天下文化公園。該線路以禮運路為軸,串聯起大同湖生態示范區和廣府文化創意示范區兩大片區。
“多彩禮運”被劃分為冠軍段、大同段、英雄段、粵韻段等四段文化區域,分別講述樂平四大特色文化:冠軍文化、儒家文化、紅色文化、廣府文化,呈現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富民興村產業新格局。
“多彩禮運”沿線風光。
冠軍段圍繞樂平本土體育健兒,將冠軍文化元素融入村居建設中,弘揚拼搏進取的冠軍精神。
大同段沿線的大同文化公園、“禮運大同”試驗田、小山私塾等節點則傳遞了“天下為公”的傳統儒家理念,讓游客重溫了禮記經典篇章《禮運大同篇》。
英雄段沿途以紅色文化為核心,以“東江縱隊抗日聯絡點”“中共南三番工委舊址”“珠江縱隊獨立第三大隊舊址”三個展館建設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再現革命英雄的崢嶸歲月。
粵韻段位于禮運路東端,依托“廣東第一村”大旗頭古村,集中展示廣府傳統文化要素,布局有大旗頭古屋群、嶺南美食薈、粵韻花海等景觀節點。
“多彩禮運”沿線風光。
青岐村
建設現代化魚米之鄉
“全國種苗看廣東,廣東種苗看佛山,佛山種苗得看三水。”青岐村負責人對考察組介紹了青岐的漁業養殖情況。
青岐村東臨北江、南瀕思賢滘,西臨青岐涌和西江,三面環水,三江匯流于此,水資源豐富。
依托先天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水資源,青岐村大力發展優質水產養殖業,建立青岐現代漁業產業園。產業園擁有珠三角少見的1.3萬余畝連片魚塘,主要養殖鱸魚、鱖魚、叉尾、黃骨魚等優質魚種,年產值超過5000萬元。
青岐村連片魚塘。
近年來,青岐現代漁業園成功引入多家漁業企業,并與多所漁業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通過企業育苗、研究所提高養殖技術、農戶養殖的形式,帶動整個村子發展致富。
“根據養殖魚種的不同,每畝魚塘可給養殖戶帶來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的收入。去年年收入超百萬元的村民有十多戶。”青岐村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青岐的漁業產業以第一產業為主,產業鏈條較短,有較大發展潛力。”該負責人表示,未來產業園將打造漁文化項目,搭建漁業全產業鏈條,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木棉村
村企共建“明星村”
穿過村前精致大氣的牌坊,沿著一條寬闊整潔的林蔭小道,考察組走進木棉村。小橋、流水、人家,木棉村呈現出一派恬靜的田園風光。
近年來,依山傍水的木棉村以下轄的黃竹坑村、大望崗村為突破口,全面推進美麗文明村居建設,先后投入資金升級改造了文化休閑廣場、完成了村道美化整理,并建設了生態停車場,為村民創造更為綠色、和諧的居住環境和休閑場所。
實際上,木棉村實施的多項基礎設施建設,背后都有村中企業的身影。村里趙氏宗祠旁的涼亭,是村民日常休憩、聊天的場所。這個涼亭正是木棉村委會聯合轄區企業廣東鳳鋁鋁業共同建設的成果。
木棉村全景。
“鳳鋁、金意陶、歐文萊等轄區內的多家企業都經常參與到木棉村的各項建設中,幫助村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并出資共辦文體活動。”木棉村負責人表示。
推動村企共建的同時,木棉村也十分注重讓企業與村民共享建設成果。每年木棉村委會都會舉辦村企籃球賽,如今已連續開辦多屆,讓村民與企業員工同場競技,豐富文化生活,增進彼此間的感情。
富景社區
景靚民富產業興
富景社區位于三水區白坭鎮北部,是三水區鄉村振興改革先行試點和白坭文創古鎮核心區域。
“富景社區,‘富’是指富起來的村莊和村民,‘景’是指村莊秀美的景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富’和‘景’是相輔相成的。”富景社區相關負責人向考察組趣解了社區名字的由來。
富景社區西江十里畫廊,孩子們在田園之中追逐。
富景社區以自身優勢資源為載體,打造生態觀光、西江美食、創新創意、非遺美食等農旅文融合全產業鏈。
西江蔬菜世界現代產業園是考察組在富景社區的走訪對象之一。園區內,大棚種植的火龍果、無土水培的番茄、一排排的金線蓮引來了考察組的連連贊嘆。產業園從2019啟動建設,種植的金線蓮每畝產值超100萬元,助推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廣東省十大名菜——白坭黑皮冬瓜,實現年均經濟收益超3000萬元,帶動村民收入翻倍。
富景社區西江創意良倉。
富景社區還打造了“中國漆藝文創村”,引入漆藝大師喬十光工作室,實現漆藝制作、教育、培訓文創、旅游等全產業鏈發展。
同時,富景社區也深挖鄉土文化,依托祠堂文化、進士文化、龍舟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舉辦龍舟文化節、鄉賢文化節、西江非遺美食文化節等文化項目,塑造IP形象公仔,打造手信米袋、筆記本、便簽紙等文創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