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村莊規劃設計-武漢天創文旅
2021-11-05 13:56:02 ()次瀏覽

1 要以前瞻的眼光看問題、做規劃。
要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合理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鄉鎮(村莊)開發邊界,讓規劃更具科學性、前瞻性、可行性。在編制村莊規劃時,應統籌考慮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村莊建設邊界和城鄉建設用地總量控制目標,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應統籌考慮文物保護及其他各類建設控制地帶,遵守村規民約,方便村民生活,體現當地歷史文化、地區特色和鄉村風貌,對住宅建設布局,建筑風貌,房屋間距、層數和高度以及基底面積等作出規范。
2 要因地制宜,分類規劃。
要綜合考慮村莊區位條件、發展現狀、資源稟賦、土地利用、產業基礎、居民點布局、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等因素,準確把握村莊特征和發展需要,適應村莊發展演變規律,科學布局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分類推進村莊建設,做到因村制宜;分類施策也很重要,要避免鄉村建設的城市化傾向,避免貪大求洋,不同鄉村根據城郊結合型、傳統村落型、資源稟賦型、產業堅實型等進行分類和定位,形成一條自我循環自我發展的可持續道路才最重要。
重點編制集聚提升類村莊規劃,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引導村民向中心村聚集,以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和村民幸福感。特色保護類傳統村落或歷史文化名村等,促進村莊規劃與傳統村落保護規劃聯合編制,留住文化底蘊,實現保護與發展的協調統一。搬遷撤并類與待定類村莊,不單獨編制村莊規劃,可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中明確用途控制與建設要求,原則上不再增加建設項目。在城鎮開發邊界內城郊融合類村莊,不再單獨編制村莊規劃,在符合縣、鄉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規范村莊建設。
3 要與國土空間規劃和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
要將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與農村宅基地改革緊密結合,切實發揮規劃的最大效益。要堅持一手抓規劃、一手抓落實,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不斷推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建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
4 要強調規劃的普遍性和實用性。
實用性村莊規劃是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鄉村建設項目規劃許可的依據。要真正編制出富有當地特色、符合當地實際的“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就需要體系化設計,既要符合政府的管控要求,又要盡量滿足村集體的發展需求,也就是說要照顧農村的特點和農民的需要,方便他們改善生產生活。
農村幾千年的農耕文化,人居環境改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由內到外,由易到難,由解決基本到提升品質,重點依舊要放在解決急需補齊的短板弱項上。從規劃建設上來講,最后“一公里”要以鄉鎮去引領,詳細的修建規劃才能落地,太空洞反而激發不了農民本身的參與熱情,而沒有農民的參與特別是村干部的參與,這樣的鄉村建設勢必接不了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