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龍泉街道柳林村村莊建設規劃
2021-07-03 10:47:36 ()次瀏覽
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大廈崛地而起,當地居民社會地位提升,物質生活富裕,過去被潮流替代
然 而



1.如何起步?
基礎設施先行。村莊改造從交通、醫療、教育、文化、環境等方面入手,完善現代化的服務設施,改善村民生活
質量,并加強信息建設,建立城鄉信息分享平臺,提供便利的生活、生產及就業機會。
2.如何整治?
打造原生態的鄉村風貌。摒棄“涂脂抹粉”的一刀切式的村莊整治方式,強調彈性,減少剛性要求,制定村莊風
貌范圍,保持鄉村風貌的多樣性與活力。
活化閑置資產:村莊整治與項目開發結合,對拆遷并點及人口流出型村莊,政府流轉空置房屋,并以土地出讓的
方式,吸引民間資本介入開發洋家樂、高山養老等高端旅游度假項目,確保空置資源的維護與利用。
3.如何經營?
綠色產業:以綠色生態為核心,剔除污染工業,結合當地資源發展三大綠色產業——椅業、茶業、竹業。
鄉村旅游:鄉村旅游發展與村莊資源、環境、區位優勢結合,突出主題,作為旅游商品來打造,開展四種鄉村旅
游類型——農事體驗型、景區依托型、生態度假型、文化創意型。

在范家街北1.5公里處,據傳:戰國時(公元前480-公元前222),李姓來此立村。因村旁柳樹成林,故命名
為柳林。“先有柳林甸,后有即墨縣,最后才有段村園。”這一民謠說明此村歷史的古老,當系以地
物取名。同治《即墨縣志》及《即墨縣鄉土志》均標有此名。
現狀建筑風貌分析




現狀建筑風貌分析




項目策略
傳承老文化,留住鄉愁——因地制宜,體現鄉土特色
通過對村莊原有歷史民俗文化的梳理,以古柳廣場、社區游園等為載體進行傳承,同時結合旅游發展加強凸顯;
柳林村以柳樹而得名,在現有村莊樹種特色基礎上,進行強化,打造以垂柳、楊柳、古柳等為特色的村莊環境;
建立村莊黨建文化,通過宣傳、講座、民意選舉等各種方式,宣傳國家地方政策、法律法規和村莊先進事跡等。




村莊建設規劃




村莊環境提升
村西入口廣場












村西入口廣場












標識體系設計
通過對柳林文化主街進行“文化長廊”、“家戶門牌”的改造,將家風家訓、先進黨員、文明家庭等融入其中,體現鄉里、鄰里文化,
更體現黨風黨建、鄰里相扶的精神。

